Astro AEC全新節目《禁忌》,走遍全馬13州一探馬來西亞各州和鮮為人知的禁忌,見證不同種族的傳統習俗與文化面貌。第三集節目中,攝制團隊來到霹靂州探索當地各族的習俗與文化禁忌,例如藏傳佛教如何慶祝衛塞節、福建人清明節的習俗禁忌、拉哇皇族後裔的落地禮、以及巫裔在當地扎根已約有200多年的達普士舞。
第三集(9月22日):霹靂州各族的文化禁忌
藏傳佛教慶祝衛塞節
每逢衛塞節,心意佛院都會進行一系列的精彩儀式。善信會參與心意佛院的獨有習俗–背佛儀式,來轉運。過程中還得進行過龍口出虎口的儀式,據說經過虎爺的加持便能解除厄運。更不能錯過的是當日的重頭戲–曬大佛儀式。
清明節的習俗禁忌
適逢清明節,為了能清楚知道華人清明節的習俗禁忌,攝制團隊探訪來自太平的文化民俗與歷史田野工作者–李永球,並且跟隨他一家到墓園清明掃墓。他將會闡述各種民間所謠傳的掃墓禁忌,像是示範正確的祭拜方式,解釋掃墓的祭品,獻祭給祖先的金銀紙等等。
拉哇皇族後裔的落地禮
Adat Berjojak,一般俗稱為「落地禮」,是拉哇人皇族後裔專屬的傳統習俗。傳說拉哇皇族後裔曾被立下詛咒,凡是未滿一歲的嬰孩若腳踏泥沙或是觸摸泥土、花朵樹葉以及金器,將會生出怪病。在他們的信仰裡,落地禮的實行將能幫助他們解除這份詛咒,從此不必再遵守以上禁忌。
- 廣告 -
巫裔的民間舞蹈
「達普士舞」(Tarian Dabus)是在霹靂州扎根已約有200多年的民間舞蹈。達普士舞在早期的目的是伊拉克戰士擊退敵人的戰略,利用鐵枝刺手臂能在敵人面前展現毫無畏懼的形象。為了保障表演者的安全,舞蹈前後都得進行祭祀,而舞者也得遵守特定的禁忌。
傳統禁忌與現代社會觀念交融,有人認為禁忌之談乃是迷信論,但另一邊卻依然有人選擇尊重和跟隨。這一集不同種族的習俗文化裡提及的禁忌,在遵從者的生活中各自發揮著不同的性質與功能,影響深遠。
《禁忌》(Discovering Cultural Taboos)
播放頻台:Astro AEC(頻道301 & 高清頻道306)
播放時間:9月8日起,每逢星期日9pm首播
節目主持:莫詠焮
集數:13
第三集(9月22日播出)節目預告片:
- 廣告 -